當前位置: 首頁
日期:2024-6-27
點擊:2336
寧黨歷程連載述 夏地紅色歲月書
——鄧小平第一次寧夏行
大家都知道,鄧小平是著名革命家、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,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。他是四川人,16歲就遠渡重洋,到法國勤工儉學。在那里,他結識了周恩來等革命家,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1926年1月中旬,在黨組織的安排下,鄧小平到達莫斯科。先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大學學習,不久轉入莫斯科中山大學。同年秋,鄧小平受黨組織委派回國,到國民聯軍馮玉祥部做政治工作。那一年,他才23歲。可是你知道嗎,鄧小平從蘇聯回國的第一站是我們寧夏。
鄧小平一行三人從蘇聯出發,乘坐裝載武器的大卡車穿過遼闊的西伯利亞,先到外蒙古的烏蘭巴托,然后騎著駱駝,穿越戈壁,風塵仆仆,風餐露宿,于1927年2月到達阿拉善旗。這時,寧夏方面派去的中山日報社記者劉貫一在那里迎候他們。之后,在劉貫一的安排下,他們翻越賀蘭山,經平羅縣,于第二天中午進入寧夏府城(今銀川市),住進鐘鼓樓旁邊山河灣巷的銀川客棧。
晚上,國民聯軍留守處負責人、中共黨員王一飛帶著中共寧夏特別支部負責人李臨銘來到客棧,歡迎鄧小平等人回國,并向鄧小平等人介紹了寧夏及寧夏黨組織的情況。鄧小平聽完后說:“今天回到了祖國,想說的話很多很多。感謝一飛和寧夏特支的同志們遠道迎接我們!中國革命前途很好,令人鼓舞。只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,中國革命一定會成功!”
一天,鄧小平來到寧夏省立第五中學圖書室,看到書架和桌子上有《共產黨宣言》《三民主義》《新青年》等新書和雜志。特別支部黨員葉松齡告訴鄧小平,“這些書都是國民聯軍劉伯堅、宣俠父贈送的,建好這個圖書室就是要讓青少年接觸新思想”。這時,有幾名學生正在認真看書,鄧小平走過去親切地問:“同學們,你們喜歡這個圖書室嗎?”其中一個學生回答說:“我叫梁大均,是老師帶我們到五中學習的,這里的書很好!”另一個說:“我叫孫殿才,家在河東中寧縣,也是老師領來讀書的!”鄧小平興致勃勃地和他們交談著,說:“我和你們一樣都是來學習的!”
在寧夏期間,鄧小平還到國民聯軍政治部為訓練班學員講話。他走上講臺說:“同學們,我剛從十月革命的故鄉蘇俄回到祖國,第一站就到了咱們寧夏。從莫斯科回祖國的時候,我就打定主意,要把一生交給我們的黨和人民,為無產階級的利益而奮斗!”鄧小平的講話贏得了學員們熱烈的掌聲。
鄧小平還到中山街、柳樹巷、南門、新城等地,深入了解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。隨后,鄧小平一行由銀川啟程去往西安。他們騎馬途經靈武、吳忠、同心、固原等地,歷時一個多月。每到一地,就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老百姓的生活狀況,向當地老百姓宣傳革命,傳播革命火種。這次寧夏之行,給鄧小平同志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,事過半個世紀,他還饒有興致地回憶起這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