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
日期:2024-7-03
點擊:2236
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國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頭!”你知道這首氣貫長虹的詩是誰寫的嗎?他是抗日名將吉鴻昌臨刑前寫的。他曾經(jīng)當過我們寧夏的省主席,深受人們的愛戴。
吉鴻昌是河南省扶溝縣人,出生在一個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。1913年秋天,18歲的吉鴻昌抱著“當兵救國,為民造福”的理想,到馮玉祥的部隊當兵。他吃苦耐勞,智勇雙全,隨馮玉祥南征北戰(zhàn),戰(zhàn)功赫赫。后來,吉鴻昌結識了宣俠父等共產(chǎn)黨人,接受了革命思想。
1926年9月,馮玉祥在五原誓師,響應北伐戰(zhàn)爭。吉鴻昌率部參加,屢建奇功,他的部隊被譽為“鐵軍”。1929年,甘肅的馬仲英率軍攻陷寧夏省城,省政府主席門致中逃往中衛(wèi)。吉鴻昌奉命率主力反攻,兩軍激戰(zhàn)數(shù)日,擊敗了馬仲英部。
戰(zhàn)事結束不久,吉鴻昌繼任寧夏省主席。那時寧夏還很落后,他提出了“開發(fā)大西北”口號,并親任開發(fā)西北總指揮,精心規(guī)劃寧夏建設。寧夏是個回族聚集地區(qū),吉鴻昌十分注重回漢民族團結。他主持召開全省阿訇大會,邀請回族宗教上層人士到省城,共商民族團結大計,還親筆寫了“回漢一家”四個大字,懸掛在鼓樓上。
吉鴻昌親民愛民,省政府門庭若市,來見吉主席的百姓絡繹不絕。不管回漢、貧富,吉鴻昌都熱情接待,能解決的事當時就解決,一時不能解決的,指示有關部門限期解決。回漢各族人民都稱贊他是“替老百姓辦事的好主席”。那時,許多老百姓家里缺少耕牛,吉鴻昌命令部隊用軍馬幫百姓耕地。夏收時節(jié),他親自帶警衛(wèi)隊到城郊幫助農(nóng)民搶收小麥,農(nóng)民十分感激,要請吉主席到家吃個飯。吉鴻昌說:“你們的日子過得苦,我們軍人吃老百姓的糧食,幫老百姓收麥子是應該的!”干完活就帶隊回城,堅持不給百姓添麻煩。
吉鴻昌愛國愛民的進步思想,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,平易近人的赤誠之心和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,給寧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為寧夏的社會安定,為地方經(jīng)濟和文教體育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1930年冬,馮玉祥、閻錫山聯(lián)合起來,與蔣介石展開了中原大戰(zhàn),馮玉祥急電調吉鴻昌參戰(zhàn),吉鴻昌率軍離開了寧夏。1932年4月,吉鴻昌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,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