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
日期:2021-8-20
點擊:4050
? ICT產教融合基地的企業(yè)工程師張金棟一直從事職業(yè)素質課的教學和就業(yè)指導工作,結合多年就業(yè)指導的工作感受,有感而發(fā)完成一篇《大學生要有點吃苦精神》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并被教育部主管刊物《中國大學生就業(yè)》作為卷首語收錄刊發(fā)。
大學生要有吃苦精神
? 無論對吃苦有著怎樣的解讀,隨著不斷加劇的工作壓力和社會競爭,大學生們應該提早看清個人發(fā)展進階規(guī)律和用人單位的評價標準,擺正個人定位,設定好心理預期,使自己具備純粹長遠的"吃苦"精神。
? 吃得工作中的苦,嘗得付出后的甜
? 初入職場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難免會說錯話做錯事,但不能因怕做錯事而畏首畏尾不敢主動做事,反而更應該汲取教訓,繼續(xù)爭取改過自新鍛煉自己的機會。要知道,年輕時吃過的苦和踩過的坑都會變?yōu)槌砷L成才過程中的寶貴經驗,讓你在未來職場競爭中保持經驗上的優(yōu)勢。打個比喻,掉進坑里的青年人很容易就爬出來,并且學會了避坑,而老年人掉進坑里就會摔得很慘。
? 吃得平凡中的苦,嘗得磨練中的甜。
? 有些畢業(yè)生在工作中有這樣的苦悶:端茶跑腿,打印報銷等"打醬油"的工作啥時候是個頭;加班熬夜敲代碼,反復論證寫方案到底值不值;領導或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,還要不要堅持下去;大學同學的工作都高薪體面,我是不是也該跳槽。面對工作的壓力和外部的誘惑,很多人難免猶豫徘徊。過來人都明白,只有學會在平凡工作中總結思考,提煉創(chuàng)新,將平凡的工作干的出彩,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。所以,將苦悶化為動力,崗位技能上的快速積累和歷練,讓吃苦換來收獲,形成核心競爭力,才是正解。
? 吃得心靈上的苦,嘗得收獲中的甜
? 生活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好,也沒有那么糟糕,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工作是大多數人的常態(tài)。煩惱、困難、壓力、苦悶這些心靈上的苦就像身體里的細菌,既給人體帶來疾病,也是人體發(fā)育成長的必備物質。心靈上的苦能讓人保持自省,讓你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,也能夠催人奮進,讓你在經歷痛苦后能繼續(xù)保持昂揚的斗志迎接未知的明天。獲取了成長的養(yǎng)料,具備了堅定的信念,吃這點心靈的苦算得了什么。
? 所以,我們要客觀看待吃苦,理性接受吃苦。
收錄自
?
【責任編輯:王宇? 審核:王昱官? 網頁編輯:康嘉璽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