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
日期:2019-4-01
點擊:10445
?????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打電話來說:"新生心理委員的證書已經制作好了,各學院可以過來領取。"這時,手頭上的工作正忙著,我在想:找誰去幫我領回來呢?要不找個學生去幫我領吧。
? ? ? 可是現在進入考試期了,勤工儉學的學生正在備考,還是不打擾他們復習了吧。而且,就算是把28個心理委員的證書領回來,現在班長例會也停開了,又不能通過例會讓班長把證書發下去,我還得通知這28個心理委員來我辦公室,一個個地把他們的證書領走。
? ? ? 這可如何是好呢?突然,我有了一個主意:何不找這28個心理委員中的其中一個去幫我領回來呢?如果他能幫我發下去,那就最好不過了。要是他不愿意,好吧,那我只有一個個地通知學生來我辦公室領吧。
? ? ? 可這28個心理委員中,我得找誰去幫我領呢?看著這份心理委員名單上的28個名字,我一時犯了難:哪位同學愿意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,去幫我跑腿呢?要么,林浩同學?印象中這個男孩子還挺機靈的。
????? 于是我撥通了他的電話:"林浩,我是江老師,你現在忙嗎?"林浩一聽是我,連忙應聲到: "哎,老師,還好,我在寢室呢,不忙!"我說:"那你幫我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領心理委員的證書好嗎?"林浩說:"好的,領回來之后是交給您嗎?"我說:"嗯,你交給我也行,不過你要是認識其他班的心理委員,那你幫我發給他們吧。"
? ? ? 其實我講這個話時,心里很沒有底兒,我真擔心這孩子會說:"老師,我不認識他們,還是交給您吧。"不過,林浩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,而是很體貼地說:"好的,老師,我發給他們吧。"我心里松了一口氣,不過我又為他擔憂地說到:"你們都是不同班級的,相互也不認識,那你怎么給他們呢?"林浩說:"沒事的,我問問吧,都是一個年級的,總能問到的。"
輔導員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找學生們幫忙做事,比如統計數據、復印資料、整理檔案等文職工作,也有送材料、搬桌椅等跑腿的活兒。有的同學比較好講話,接到老師吩咐的事情,立馬去做;而有的同學并不是很情愿,會找各種理由推脫,或者先問清楚做這件事"能否加操行分?""是否有酬勞?"等。
? ? ? 因此,輔導員在從事學生事務工作時,不能以命令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,認為自己是老師,就對學生頤指氣使,要求學生做這做那,這勢必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,久而久之,學生也會漸漸疏遠輔導員。如果學生完成了輔導員交辦的任務,輔導員也要客氣地對學生說聲"謝謝",必要的情況下也應給與學生一定報酬。
目前,很多高校都會給學生設置勤工儉學的崗位,讓學生在幫老師做事時獲得一些報酬,但畢竟崗位名額有限,勤工儉學的學生并不多。或者當老師手頭有急事要辦理時,正好勤工儉學的學生又沒空,所以難免要臨時找一些同學來幫忙,這樣的幫忙就純粹是義務勞動,學生能否配合老師,就要看雙方的溝通以及學生的意愿。
當然,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配合老師的,能夠理解老師的辛苦。記得有一次我帶著600份獎學金證書去校辦敲章,沒有電梯上樓,我臨時找來兩位男同學,問他們愿不愿意幫我把證書搬到校辦,兩位男同學二話不說,"蹭蹭蹭"就搬上樓了,把600份證書全部敲好校章,又幫我搬回辦公室。當我向他們說"謝謝"時,兩位男同學靦腆地笑笑就跟我道別了。
不過,也難免有些比較功利的學生,會跟老師討價還價,面對這樣的學生,輔導員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生氣;其次也要給予學生一些引導和指點。其實,輔導員的工作不僅要處理大量的日常事務,也要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事。
90后、00后的大學生們,成長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之后,大多為獨生子女,生活條件相對優越,備受父母的寵愛與呵護。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,他們的思想與價值觀更加多元化,獨立意識與民主平等意識更強,不再那么服從權威,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判斷與抉擇,但很容易受社會風氣和網絡輿論的影響,往往流于偏激和武斷,此時輔導員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輔導員在與大學生們打交道時,既要充分尊重學生,給予學生選擇和判斷的自主權,也要適當的引導和指點學生。那么,輔導員該如何進行引導呢?
首先,輔導員要言傳身教,以身作則。自己先做一個真誠、正直、友善的人,尊重學生,以禮待人,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。在組織學生評獎資助、評優入黨、推薦就業等工作中,輔導員要秉持公正,襟懷坦白,學生才會打心底里尊重與服從輔導員。一個深受學生愛戴的輔導員,一定是一個具有人格魅力、并以自身之優秀帶動學生共同優秀的輔導員。
????? 其次,輔導員要善于因材施教,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不同的引導。比如,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,輔導員應鼓勵其大膽自信一點,建議其競選班干部,多參加社團活動等;對于性格急躁的學生,輔導員應教給其控制情緒的方法,引導學生學會"三思而后行";對于比較功利的學生,什么榮譽都要爭取、什么好處都想占的學生,輔導員應引導其學會發揚風格,學會寬容大度。
? ??? 第三,輔導員要教導學生學會感恩。感恩是一個人非常可貴的品質。如今的大學生受社會功利主義風氣的影響,很在乎自己的得失。當有求于老師時,會主動與老師套近乎,一旦滿足自己的需求,便消失的無影無蹤。
? 記得有個大四學生在外地找工作期間,需要我為她開具一份政審函,我寫好政審函,并快遞郵寄給她,之后這個學生與我再無任何聯系,也不跟我反饋一下是否收到,就連道一聲"謝謝"也沒有。有時想想不免覺得有些悵然,我們的大學生還需要樹立感恩意識,走上社會后才會對身邊的人、對母校懷有感恩之情。
????? 大學生處在成長成才的關鍵期,世界觀與價值觀具有很強的可塑性,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,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育人本領,引導大學生學會做人做事,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棟梁之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