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? ?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,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。為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與課程同向同行,實現全員、全過程、全方位育人,外國語學院全體教師緊扣教育的內涵,以課程思政為載體,探索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,促進教書與育人相統一。各教研室積極圍繞課程思政進行主題教學研討會,探討挖掘德育元素、發揮德育功能,爭取實現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
? ? 來看看外院老師們教學中是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呢?
?
?
授課教師:孟穎?
所屬教研室:翻譯教研室
所授課程:綜合英語
?
? 《綜合英語》作為翻譯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,在思政教育方面旨在將教師、學生、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緊密聯系在一起,采取"邊講授、邊學習,邊理解、邊實踐"的方式:
1、通過教師講解,學生學習"思政"
在教學環節,教師以"案例教學法"等方式,結合線上線下的含思政元素教學資源,呈現與該知識點相關的"思政元素"。使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,學習相關思政內容。
2、通過分組討論,學生理解"思政"
在學習某些知識點或思政主題時將學生分組,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深入理解思政主題。采用分組討論在教學環節中的意義在于,第一,強化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認知;第二,啟發學生分析和總結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;第三,參與討論、完成討論可以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團隊意識。
3、通過任務驅動,學生實踐"思政"
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完成專業課任務的同時,提高守時意識、分工意識、責任意識、規范意識,團隊意識、誠信意識等。例如,要求某學習小組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項課堂展示活動,小組成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切身體會到分工、守時、責任意識等各方面綜合素質在團隊工作中的重要性,并以此親身實踐"思政"。
4、"第二課堂"驅動,學生升華"思政"
在課堂內外舉辦主題辯論、影視配音、英文采訪等活動,鼓勵學生將思政內容同語言輸出相結合,即將所學內化為所思、所辨。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,升華思想高度。
19級翻譯班同學在進行英文主題辯論賽和進行全英文采訪活動
?
授課教師:范琳琳
所屬教研室:商務英語教研室
所授課程:基礎英語
?
將課程思政融進學生的畫筆
? ?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the Chinese people on earth?(中國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?)
? ?這是外國語學院范琳琳在講完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課程時,留給學生的思考題。她引用了團中央的一段文字希望點燃學生靈感的火花。
?"幾經挑戰不退,屢闖逆境不屈,點滴之恩不忘,追求夢想不懈。生于憂患把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寫進國歌;和則兩利,我們把幾千年祖先的智慧說給世界;用70年,我們默默縫合曾經的傷口;用70年我們篳路藍縷重整山河;用70年,我們敢叫日月換新天。這就是中國人!"
? ?受新冠疫情影響,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以來全校師生開展在線教學。為進一步確保在線教學質量,豐富學生文化內涵,加強課程思政建設,范老師的《基礎英語》課程在兼顧線上授課的同時要求學生確保線下作業質量不打折扣。范老師在線上授課過程中每節課嚴格考勤,與學生互動問答,隨機連麥提問,保證學生們在屏幕后面也可以認真聽講。并且在開學第一周結束后檢查學生筆記,通過與新冠疫情相關材料的講解,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,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,時代責任感。
?學生們積極準備、認真設計,配合老師講解的內容,做出了緊扣主題、構思新穎、版面布局合理結構合理、色彩搭配協調的英文小報,用自己的畫筆展現外院學生的風采。此次作業讓引導學生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自豪感,積極愛國、理性愛國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、不斷進取!
?
?
?同學們的作品
?
?
授課教師:何玉紅
所屬教研室:商務英語教研室
所授課程:英語閱讀、大學英語
?
?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量大面廣的重要課程,同樣承擔著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任。如何將英語課程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,是高校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。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,教書即傳授知識,傳承人類優秀文化;育人即培育人才,幫助學生成人、成才,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。教書是手段,育人是目標。大學英語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戰爭時期的愛情,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,結合三月份全國抗擊疫情戰役、"學雷鋒"月、"三八婦女"節等主題活動,何玉紅老師試圖將小愛上升到大愛,上升到家國情懷、雷鋒精神、關愛女性等主題,引導學生們珍愛這個和平時代,感受祖國的強大,熱愛中國共產黨,弘揚雷鋒精神。為此,她要求學生們搜集資料,尋找身邊的愛,通過各種方式向白衣戰士們致敬,向自己的媽媽表達愛與感謝。兩周后,學生們按時完成了作業,有同學為逝去的英雄們寫了悼念信;有的同學表達了自己為身在中國感到驕傲與自豪;有的同學配音、制作視頻為前線的戰士們加油,為中國加油,為武漢加油;有的同學畫漫畫、制作海報向大家宣講疫情防控小知識;有的同學制作小視頻來表達對學校的思念與祝福;有的同學第一次為媽媽親手做了一頓飯、為媽媽畫了一幅畫來表達對媽媽的愛與感謝,有的同學寫了一篇文章來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。盡管同學們英語水平有限,但是他們都在盡力表達著自己對愛的理解,同時也身體力行地在愛著他人。
? ? 課程思政就在生活中,就在點滴中,思政教育,有你,有我,也有他。所有老師們愿與同學們一起前行,一起學習,一起進步,靜待花開。
?
同學們的作品
?
19級通信李丕碩
母親節送給媽媽的禮物
?
?
19級信管? 馬悅桐同學的漫畫
?
?
?
?
授課教師:邱海梅
所屬教研室:大學英語教研室
所授課程:大學英語
?
陽春三月播種忙,線上"思政"有妙方。
? ? 陽春三月是播種的季節,萬物復蘇,欣欣向榮,絲毫不懼疫情肆虐。教書育人也如播種一般,既要傳授知識,又要培育希望之苗,傳遞正能量。2020年3月,受疫情影響,線上教學如火如荼的開始了,教師們為做好線上"主播"使出了十八般武藝,外國語學院老師邱海梅也是其中一員。她將課程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,以教材主題"Love"為切入點,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,以抗疫素材、學雷鋒活動作為線上教學材料,圍繞"愛與你我"為主題展開一次有關愛的教育,引導學生理解愛、發現愛、表達愛;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、關心祖國,培養家國情懷意識。
? ? 在開課之前,她學生講解了和新冠肺炎相關的英語詞匯與句式表達;在導入部分讓學生思考何為"TRUE LOVE",引導學生認識戰爭時期的寥寥家書,疫情時期的醫院走廊"隔屏之吻",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;在課中對比中外古今、戰爭與與和平時期的的愛情故事;在課后,以卓別林的詩Love to Myself作為聽力測驗,并賞析詩中深意,啟發學生學會"自愛"。線上教學結束后,要求學生以朗誦、寫作、辦小報、錄視頻等各種形式對抗擊疫情的人們、和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們表達感謝之情。學生們積極響應,作品優秀。陶行知曾言:"生活即教育",杜威又說:"教育即生活",只有取材于生活,課堂素材才更有"煙火味",學生才會有更深的體會與共鳴,只有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,育人工作落地生根,學生才能領悟何為"真道理"!
?
?外國語學院將以課程思政改革為契機,大力提升教師隊伍思想政治素質,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深入推進"教師思政"工作,強化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意識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學、以德施教。同時,學院將鼓勵教師進一步探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家國情懷、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環節的方式,完善授課內容、創新授課方式,在中西文化交融中,引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,加深愛國情懷。
?